Search

【上交叉症候群,五十肩的前奏曲?】​

昨天治療了一位患者,主訴是左手肩膀無法...

  • Share this:

【上交叉症候群,五十肩的前奏曲?】​

昨天治療了一位患者,主訴是左手肩膀無法完全側邊抬舉,大概已經痛了2個多月。​

一般正常的肩關節完整活動,手臂應該可以舉到貼耳朵的角度(180度)。​

但她只能舉到2/3的高度(120度),同時活動的時候,肩膀周圍、胸肌、肩胛骨周圍也會有明顯的疼痛感。​

最讓她不舒服的是晚上睡覺的時候。​
才剛要睡著,肩背區就開始痛起來,半夜有時候更是直接痛醒沒辦法再睡。​

她說她上上禮拜終於受不了去看了復健科。​

結果醫師看了一下就說,「應該是五十肩,去旁邊電療吧」。​

因為電療完並沒有明顯舒緩,於是她又做了傳統的針灸。​

但是針灸後症狀依舊沒有改善,最後嘗試了徒手物理治療,症狀才稍微有些緩解。​

可惜治療的效果持續不久,大概幾天之後又開始疼痛起來,肩膀活動範圍又再度受到限制。​

以她這個情況來說,算是五十肩的第一階段,關節囊還沒有明顯沾黏,但是已經在開始發炎的過程了。​

詳細檢查評估肌群之間的張力與協調性,我認為導致她五十肩發生的原因,是來自於長時間的上半身肌肉力量失衡,也就是所謂的「上交叉症候群」。​


▎五十肩是怎麼產生的?​

五十肩醫學正確的名稱是「沾黏性肩關節囊炎」。​

白話一點就是「肩關節囊」(包住肩關節內部的球狀組織),本身有明顯的慢性發炎後沾黏現象,導致活動侷限且疼痛。​

關節囊內部之所以會發炎沾黏,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肩關節整體活動長期受到附近肌群的異常張力影響(周圍的肌肉太緊與拉扯),造成關節囊內部擠壓磨損發炎,最後形成沾黏現象。​

五十肩的發作過程大約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1. 疼痛期:剛開始發炎,這時候疼痛最明顯,肩膀痛而不能動,大約2-9個月。​

2. 冰凍期:發炎疼痛減少,但是活動受限明顯,部分肌群萎縮而功能不良,大約4-9個月。

3. 緩解期:已無發炎疼痛,活動受限慢慢恢復,每個人最終能恢復活動程度有所不同,不一定能完全恢復,大約需要6-9個月。​


▎五十肩的前奏曲​

造成五十肩的原因,大多有明顯肌肉張力不協調或是錯誤姿勢過度使用的情況。​

以肌肉張力不協調來說,有幾個原因順序:​
1. 長期頸胸椎角度不正確​
2. 肩前肌群太緊導致圓肩駝背​
3. 肩胛骨周圍肌群無力或攣縮​
4. 逐漸形成上交叉症候群​
5. 肩胛肱骨活動節律失調​

最終造成肩膀活動受限的原因並不是只有一個,通常是多個原因共同造成,而原因之間也會互相影響。​

比如長期低頭導致「頸胸椎角度不正確」,加上打電腦形成「肩前肌群緊繃」,而又缺乏伸展訓練導致「旋轉肌群無力」,最終就會形成「上交叉症候群」。​

上交叉症候群是一個身體結構力學的結果,包含了很多肌群的錯誤張力、活動角度改變問題。​

我們可以想成,形成上交叉症候群之後,肩關節被迫「在一個錯誤的角度」施力做動作。​

就像工程吊車如果歪了一邊,要把東西吊起來就很困難,硬要使用的話可能磨損滑輪結構、導致骨架斷裂。​

肩關節也是一樣的情況,當肌肉張力錯誤,把結構拉歪了,就很難在正確的角度施力、造成關節內部的壓力增加。​

長時間下來如果又過度使用,就有可能讓關節囊內部發炎、形成沾黏,這就是形成五十肩的過程。​

所以諸如上交叉症候群這類結構上的問題,可以說是五十肩的前奏曲。​


▎如何及早改善五十肩惡化?​

以治療黃金期來說,如果能在第一階段「疼痛期」就介入治療,會是最理想的。​

一開始的肩膀疼痛、關節囊開始發炎,其實是所謂的「被害者」。​

因為肩膀整體肌肉張力不協調,有的太緊、有的太弱,導致會有張力偏差的問題,這樣的情況下肩膀就很難用「舒服而順暢」的方式抬舉活動。​

疼痛期,其實就是肩關節在抗議了,這時候的關節囊還沒有明顯沾黏,只是張力異常導致磨損與疼痛。​

如果在疼痛期就能及早發現、並且把異常的張力改善、幫助肩膀結構還原、重新養成良好的姿勢習慣,那麼便能減少肩關節囊內部的進一步磨損發炎。​

以昨天這位患者來說,我們使用圓針(圓面小針刀),將頸部、胸椎、肩胛、上臂周圍的各個肌群、筋膜組織進行鬆解。​

下針將黏連的肌束筋結團塊疏鬆,達到減少張力、改善關節壓力的效果,如此肩關節便能增大活動空間、重建抬舉的正確姿勢。​

很多張力、疼痛問題其實都需要鬆解與重建,將張力過大的問題筋膜肌肉組織放鬆,並且指導患者重新建立順暢的活動姿勢。​

如此才能根本改善張力失衡造成的疼痛與活動受限問題。​




#五十肩是各種肩關節活動失調的結果​
#經常會合併各種肌肉發炎或萎縮​
#並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疼痛發炎​
#整體姿勢不改變五十肩容易復發​
#筋膜圓針治療​
-​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門診醫療緊湊,衛教資訊龐大】 【在這裡與您分享,門診不能說的事】 多囊問題|減重埋線|婦科不孕 筋膜圓針|內科雜症|皮膚疾患
View all posts